胎记患者眼中的“啰嗦大王”—梁亮医生
空旷的医院大厅,清冷的诊室,身着白大褂的梁亮正伏案工作。正值早晨七点半,医院还没有开始接诊,患者都还没来,有什么可忙的呢?原来,昨晚有位鲜红斑痣患者来院进行了初诊,因为病情较复杂,梁亮经过仔细研究考量后,现在给她制定后续的治疗方案,最大程度上保证患者的治疗效果,缩短治疗周期。“这个不能拖,患者的病情拖不得,况且今天的预约患者也很满,得在接诊前做完这些工作”。
梁亮主任,南京维多利亚胎记诊疗中心的一名经验丰富的胎记医生,曾在北京、上海、广州等地大型医院工作学习,在国内外医学期刊发表过多篇学术论文,先后应邀参加第十四届中国皮肤科医师年会暨全国美容皮肤科学大会、中华医学会第二十五次全国皮肤性病学术年会等多个大型学术会议。
八点半,梁主任做完手头的工作,终于有机会去买个早餐填饱肚子。可她还没吃完,开诊时间就到了,候诊区已经坐了不少患者,梁亮只好放下吃了一半的早餐,开始一天的工作。面诊、制定个体化治疗方案、安抚患者情绪,这些都在梁亮的工作范围之内。
患者眼中的梁亮是典型的“啰嗦大王”,面诊完她总要叮嘱叮嘱再叮嘱,生怕患者没明白或遗忘。这还不够,梁亮总会定期电话回访这些还未治愈的患者,交待一些注意事项,叮嘱按时复诊。梁亮说:“我深知胎记患者的痛苦,他们没有健康的皮肤,自卑,对生活没有信心,我必须尽全力治愈他们,给他们带来希望”。
正因为梁主任的专业、负责、亲切,很多胎记患者都对她印象深刻,有些患者在治愈后会给她写感谢信,还有患者会经常回来看望她。梁亮说,每次疲惫的时候,这些感谢信就成了她的精神食粮,给她慰藉,是她继续下去的动力。
午餐时间,梁主任告诉我们,不是所有患者都能够理解医生的,有些患者病情比较复杂,治疗难度大,治疗不是一蹴而就的,成效也不是立竿见影的,受病情影响,患者心情急躁,也时常会有医患纠纷。但她能理解,胎记长在谁身上心情都不会好,所以每次都会反复给患者分析具体病情,劝患者冷静,消除医生和患者之间的误会。这样医生的工作可以继续进行,对患者的病情也有好处。
下午,诊室来了一位比较特殊的胎记患者,四个月大的小患者馨馨(化名)。馨馨的整个背部及额角遍布了青色胎记,梁主任面诊后为她制定了详细的治疗方案。但是,家长在听完治疗方案及后续治疗费用后面露难色。原来,馨馨由妈妈独自抚养,家里还有身体一直不好的爷爷奶奶,生活比较拮据。妈妈担心这么大面积的胎记以后会影响孩子的身心健康,怎么也要带她治疗。了解情况后,梁主任立即帮她向医院申请了治疗援助,可减免部分治疗费用,患者家长对此十分感激。梁医生对她说道:“我也是一位妈妈,最不愿意看到孩子被疾病折磨却得不到及时的治疗。这么小的小可怜,我怎么可能忍心不帮她呢”。
这样一位亲切、负责的医生,成了很多孩子的恩人,对得起自己的职业,对得起自己的病人,却对自己的孩子失了职。梁主任在电话里只能愧疚地告诉自己的孩子“妈妈今晚又要加班”,这句话她自己都不记得说过多少遍了,只记得电话那头的声音从开始的哭闹变成了现在的平静失落。但没办法,“谁让自己是医生呢,这身白大褂就意味着更大的责任”,她笑着说。
是什么让她坚持呢?是之于医学的热爱,是对事业的执着,是患者的期待。她严谨又温暖,生活中,她只是一名普通人,丈夫的妻子,孩子的母亲;穿上白大褂,她是一位战士,为患者披荆斩棘,无坚不摧。也许她并不完美,但我们看到了因爱而发光的她,这光亮足够温暖前行路上无助的胎记患者。